行业动态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全部 4000 公司动态 864 行业动态 3136

互联网运维工作,以服务为中心,确保公司互联网业务能够7×24小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时间:2022-05-08   访问量:1733

互联网运维工作以服务为中心,以稳定、安全、高效为三大基本点,确保公司互联网业务7×24小时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p>

运维人员加强公司互联网业务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基础服务、线上业务的稳定性,进行日常检查,发现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隐患,优化整体结构,屏蔽常见的操作故障,多数据访问提升了业务的容灾能力。

通过监控、日志分析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响应服务故障,减少服务中断时间,使公司互联网业务达到预期的可用性要求,持续稳定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安全方面,运维人员需要关注业务运营所涉及的各个层面,确保用户能够安全、完整地访问在线服务。

从网络边界划分、ACL管理、流量分析、DDoS防御,到操作系统和开源软件的漏洞扫描和修补,再到应用服务的XSS和SQL注入防护;

从安全流程梳理、代码白盒黑盒扫描、权限审计、入侵检测、业务风控等方面

运维人员需要保证公司提供的互联网业务在安全可控的状态下运行it运维,保证公司业务数据和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同时需要具备抵御各种恶意攻击的能力。

在保证业务稳定安全的前提下,还要保证业务的高效运作和公司内部的快速产出。运维工作需要对业务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

例如,IO优化提升数据库性能,图片压缩减少带宽占用等。提供的互联网服务以更少的资源投入,带来最大的用户价值和体验。

同时,还需要通过各种工具平台提高内部产品发布和交付的效率,提高公司内部与运维相关的工作效率。

工作分类运维

运维工作多方位。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公司越成熟,运维岗位也会越细。

目前,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在初期只进行系统运维,根据服务规模和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步细分工作。

运维团队一般的工作分类(见图1-1),职责如下。

系统运维

系统运维负责IDC、网络、CDN和基础服务(LVS、NTP、DNS)的建设;负责资产管理、服务器选择、交付和维护。具体职责如下:

1.IDC数据中心建设

收集业务需求,预估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规模,从骨干网分布、数据中心楼宇、接入、网络等方面评估选择数据中心的攻击防御能力、扩容能力、空间预留、对外专线能力、现场服务支持能力等。负责数据中心建设和现场维护。

2.网络建设

设计和规划生产网络架构,包括: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传输网络架构、CDN网络架构等,以及网络调优等日常运维工作。

3.LVS负载均衡和SNAT构建

LVS是整个站点架构中的流量入口,根据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搭建负载均衡集群。

完整的网络和业务服务器的连接提供了高性能和高可用的负载调度能力,以及统一的网络层攻击防御能力。

SNAT 。在数据中心集中提供公网接入服务,通过集群部署,保证出站服务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4.CDN规划建设

CDN工作分为第三方和自建。

建立第三方CDN的选择和调度控制;根据业务发展趋势规划新CDN节点的建设和布局;完善CDN服务和监控,确保CDN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分析业务加速渠道的特点和文件数量,优化加速策略和资源匹配;负责用户劫持等日常CDN排查工作。

5.服务器选择、交付和维护

负责服务器的测试选型,包括整机及组件的基础测试和业务测试,降低整机功耗,提高机架部署密度等。

结合对公司业务的了解,推动新硬件、新解决方案降低业务服务器投资规模。负责诊断和定位服务器硬件故障,开发和维护服务器硬件监控和健康检查工具。

6.OS、内核选择及OS相关维护工作

负责整个平台的操作系统选择、定制和内核优化,以及补丁更新和内部版本发布;建立基础的 YUM 包管理和分发中心,提供通用的包仓库;日常操作系统相关的故障;为不同业务类型提供针对性的优化支持。

7.资产管理

记录和管理与运维相关的基本物理信息,包括数据中心、网络、机柜、服务器、ACL、IP等资源信息,制定有效的流程,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开放API接口,为自动化运维提供数据支持。

8.基础服务搭建

业务严重依赖DNS、NTP等基础服务,需要设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提供稳定的基础服务。

应用运维

应用运维负责在线服务变更、服务状态监控、服务容灾和数据备份等,并定期检查服务和处理故障突发事件。等待工作。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设计评审

在产品开发阶段,参与产品设计评审,从运维角度提出评审意见,使服务满足运维接入的高可用性要求。

2.服务管理

负责制定线上业务升级变更和回滚计划,并实施变更。掌握负责的服务,服务之间的关系,以及服务所依赖的各种资源。能够发现服务缺陷、及时报告并推动解决。

制定服务稳定性指标和准入标准,同时不断完善和优化程序和系统的功能和效率,提高运营质量。完善监控内容,提高报警准确率。

当在线服务出现故障时,立即响应,将已知在线故障按流程上报并按计划执行,并组织相关人员共同排除未知故障。

3.资源管理

管理各项服务的服务器资产,梳理服务器资源状况、数据中心分布、网络专线和带宽,合理使用服务器根据不同业务的需要it运维,分配不同配置的服务器,保证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

4.例行检查

制定并不断改进日常服务检查点。根据既定的服务检查点对服务进行定期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追溯,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5.计划管理

确定服务所需的各种监控,系统指标的阈值或临界点,情况发生后的处理方案。

建立和更新服务计划文件,并根据日常故障情况不断补充和改进,提高计划的完整性。能够制定和审核各类计划,并定期进行计划演练,确保计划的可执行性。

6.数据备份

制定数据备份策略,按照规范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备份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并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

数据库运维

数据库运维负责数据存储方案设计、数据库表设计、索引设计和SQL优化,以及数据库的变更、监控、备份、高可用设计等。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设计评审

在产品开发初期,参与设计评审,提出数据存储方案、数据库表设计方案、SQL开发标准、索引设计方案等,使服务满足高可用、高数据库使用的性能要求。

2.容量规划

掌握负责服务的数据库的容量限制,清楚了解当前的瓶颈点,在服务未达到容量限制、分拆或扩容时及时优化服务。

3.数据备份与容灾

制定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策略,并定期完成数据恢复测试,以确保数据备份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4.数据库监控

提高数据库生存和性能监控,及时了解数据库运行状态和故障。

数据库安全 建立数据库账号体系,严格控制账号权限和开放范围,降低误操作和数据泄露风险;加强离线备份数据管理,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5.数据库高可用和性能优化

针对数据库单点风险和故障设计相应的切换方案,减少故障对数据库服务的影响;性能优化,包括新存储方案的引入、硬件优化、文件系统优化、数据库优化、SQL优化等,数据库可以在不增加保障成本或小幅增加的情况下支持更多的业务请求。

6.自动化系统搭建

设计开发数据库自动化运维系统,包括数据库部署、自动扩容、分库分表、权限管理、备份与恢复、SQL审计与上线、故障转移等功能。

7.运维研发

运维研发负责通用运维平台的设计开发,如:资产管理、监控系统、运维平台、数据权限管理系统等。提供运维的各种API维护或研发人员封装更高级别的自动化运维系统。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8.运维平台

记录和管理服务及其关联关系,协助运维人员自动化处理日常运维操作,包括机器管理、重启、重命名、初始化、管理域名、切换流量、实施故障预案等。

9.监控系统

负责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完成公司服务器和各种网络设备的资源指标,在线业务运营指标的采集,告警,存储,分析,展示和数据挖掘等,持续不断提高告警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智能性,促进公司服务器资源的合理配置。

10.自动化部署系统

参与部署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负责自动化部署系统所需的基础数据和信息,负责权限管理、API开发、Web端开发。结合云计算,我们开发并提供PaaS相关的高可用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部署速度和用户体验,提高资源利用率。

运维安全

运维安全负责网络、系统和业务的安全加固,定期进行安全扫描、渗透测试、安全工具和系统开发以及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建立安全体系

根据公司具体内部流程,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制度。

2.安全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在全公司范围内建立安全责任人制度。

3.风险评估

通过黑白盒测试检查机制,定期生成物理网络、服务器、业务应用、用户数据的整体风险评估结果。

4.安全构造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加强最薄弱环节,包括设计安全防线、部署安全设备、及时更新补丁、防御病毒、源代码自动扫描和业务产品安全咨询等。可能泄露的数据的价值,通过加密、匿名化、混淆甚至定期删除等技术手段和流程达到目的。

5.安全合规性

为了满足支付许可等合规要求,安全团队负责安全合规的对外接口。

6.应急响应

建立安全报警系统,通过安全中心收集第三方发现的安全问题,组织各部门对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修复和影响当面评估和事后安全原因调查。

运维工作的发展历程

早期运维团队主要在人员稀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中心建设、基础网络建设、服务器采购和服务器安装交付。 它很少涉及在线服务的更改、监控和管理。

此时,运维团队更多地扮演着基础设施的角色,提供简单可用的网络环境和系统环境。

随着业务产品的逐渐成熟,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运维团队也会承担一些服务器监控工作,同时也会负责LVS、Nginx等4/7层与业务逻辑无关的运维工作。

这时候服务变更更多的是手动操作,或者是一些简单的批处理脚本。监控的重点更多是服务器状态和资源使用情况,很少对服务应用状态进行监控,更多的监控使用Cacti等各种开源系统。

由于业务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运维团队将逐渐分为应用运维和系统运维。应用运维开始接手线上业务,逐步开展服务监控整理、数据备份和服务变更等工作。

随着服务的深入,应用运维工程师有能力开始对服务进行一些简单的优化。同时,为了应对每天大量的服务变更,我们也开始编写各种运维工具,可以方便地批量变更某些服务。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因容量规划不足或抗风险能力弱而出现的故障越来越多,迫使运维人员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多数据中心化的方向上灾难恢复和计划管理。

业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开源监控系统在性能和功能上已经不能满足业务需求;过去大量的服务变更和复杂的服务关系不是通过人工记录和工具变更来处理的。它在效率或准确性方面也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在安全方面,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迫使我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安全防御中。运维团队逐渐形成了上述5大类岗位,每个岗位都需要专门人才。

此时系统运维更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提供稳定高效的网络环境,将服务器等资源交付给应用运维工程师。应用运维更关注服务运行状态和效率。

数据库运维是对应用运维工作的精细化,更侧重于数据库领域的自动化、性能优化和安全防御。运维研发和运维安全提供各种平台和工具,进一步提高运维工程师的工作效率,让业务服务运行更加稳定、高效、安全。

我们将运维开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2所示。

图1-2运维开发流程

人工管理阶段:业务流量不大,服务器数量比较少,系统复杂度不高。对于日常的业务管理操作,大家更有可能一一登录服务器进行手动操作。他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战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操作方法,缺乏必要的操作标准和流程机制。例如,业务目录环境都是不同的。各种。

工具批量操作阶段:随着服务器规模和系统复杂度的增加,全手工操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运维人员逐渐开始使用批量操作工具,针对不同的操作类型出现了不同的脚本程序。

但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工具,每次运营需求发生变化时都需要对其进行调整。这主要是由于环境和操作规范不足,导致可编程处理能力较弱。至此,虽然效率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很快又遇到了瓶颈。

操作的质量并没有太大的提高,甚至可能由于批量执行而导致更大规模的问题。我们开始建立大量的流程规范,比如审核机制,先用服务器上线观察10分钟再继续后续操作,升级完成后至少观察20分钟。

这些主要是由人监督和执行,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执行不到位,降低了工作效率。

平台管理阶段:这个阶段对运维效率和误操作率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决定着手搭建运维平台,通过平台承载标准和流程,从而解放人力,提高质量。

此时对服务的变更动作进行了抽象,对操作方式、服务目录环境、服务操作方式等形成了统一的标准。比如程序的启停接口必须包括start,停车、超载等。操作过程受平台约束,如上述在线服务器观察10分钟。

在平台中强制设置暂停检查点。第一台服务器运行完成后,运维人员需要填写相应的检查项,才能继续进行后续的部署动作。

系统自调度阶段:规模更大的服务数量,更复杂的服务关联,各种运维平台,原来将批量操作转化为平台操作的方式已经不适合。服务更改需要更高级别的抽象。

将每台服务器抽象成一个容器,调度系统根据资源使用情况调度和部署服务到合适的服务器,并自动完成与周边运维系统的联动,如监控系统、日志系统、备份系统等.

通过自调度系统,可以根据业务运行动态扩展容量,自动处理常见业务故障。运维人员的工作也将推进到产品设计阶段,协助研发人员改造服务,使其能够接入自调度系统。

在整个运维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希望所有的工作都实现自动化,减少人的重复性工作,降低知识转移的成本,让我们的运维交付更高效,更安全,使产品运行更稳定。对于故障的处理,也希望后处理变成早期发现,人工处理变成系统自动容灾。

上一篇:网络技术类人才求贤若渴的完美结合,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一篇:信息化时代,企业的IT岗位必不可少,成熟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